喜迎二十大,共創(chuàng)新未來
1921年7月,浙江嘉興南湖上的一葉扁舟,偉大的中國共產(chǎn)黨就此誕生,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,她像光芒四射的燈塔,指引了中國人民的斗爭道路。直至今日我們已然站在了世界之巔,回首百年征程,全國人民同舟共濟,一步一步走向盛世,作為中華兒女無比自豪,身在盛世,應當不負盛世。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存在著更多的機遇也會有更多的挑戰(zhàn),作為新青年的我們,更應以奮斗之姿,披荊斬棘助力中華民族復興之路,敢做時代的弄潮兒。
“寰宇一白雄雞唱,拿云系日少年心!币詴r代為劍,白刃破冰霜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任務,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而不息”曾記否,周恩來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;曾記否,李大釗先生呼出“青年乎!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,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!痹浄,陳獨秀同志敬告青年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動,如利刃之新發(fā)于硎!睙o數(shù)的話語激勵著青少年人,他們前赴后繼,無謂犧牲,將自己所有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,以點點星火匯聚成燎原之勢。僅用28年完成了新中國的成立。敢承擔勇承擔是青年人的標簽。敢為天下先,吾輩應自強!
“喬木亭亭倚蓋蒼,櫛風沐雨自擔當”以奮斗做舟,勇破風雨浪。在斗爭中,時代青年親眼目睹了祖國大地被軍閥割據(jù),被列強凌辱,飽受滄桑。毛澤東“敢叫日月?lián)Q新天”的豪氣開拓偉業(yè);錢學森、華羅庚、茅以升等等知識分子毅然回國,因為他們深刻的知道“我的祖國需要我”,挑起建設祖國、發(fā)展祖國、保衛(wèi)祖國的重擔,F(xiàn)如今中國站起來了,前人回頭應笑慰,自有后人繼持旗。
“歷盡天華成此景,人間萬事出艱辛”以發(fā)展成墨,書寫芳瀚圖,F(xiàn)在的我們無論是神舟飛天,還是嫦娥奔月亦或是蛟龍入海,還是北斗耀蒼穹。無一不體現(xiàn)著我國的科學發(fā)展進度之快、力量之強。深處于發(fā)展洪流,無數(shù)的科學家隱姓埋名,進入無人之地、荒涼大漠奉獻自己的全部。且看“兩彈元勛”鄧稼先隱姓埋名終于干成驚天動地事;且看“核潛艇之父”黃旭華埋名三十載,終生報國不言悔,將自己奉獻給核潛艇事業(yè);且看王淦昌三次錯過諾貝爾獎,為國隱姓埋名17年。
然而新時代仍然給我們許多的挑戰(zhàn),身為新時代的我們也更應該努力奮斗,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: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。”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沒有青年,那么它的發(fā)展和復興必將會“斷電”,功崇惟志,業(yè)廣惟勤,我們青少年要敢于挑起民族大任,應立鴻鵠之志,書寫波瀾壯闊的新篇章。
青年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。黃文秀蘭谷遺芳遠,北師大碩士畢業(yè)回鄉(xiāng)工作,幫村里引進沙糖桔種植技術,教村民電商技術,帶動脫貧;秦玥飛君子通大道,到家鄉(xiāng)擔任大學生村官改善灌溉系統(tǒng),硬化道路,安裝路燈,開展信息化教學;鄭能量“我不怕死,我怕今生有憾”,在武漢“戰(zhàn)疫”期間每天駕車20小時穿梭于大街小巷免費接送醫(yī)務人員。青春,在與考驗對峙時,放射出最為耀眼的光芒。
今朝的我們比任何時候更有把握,更有信心復興中華民族。如今身為青年人的我們須多一些擔當,少一些望洋興嘆;多一些直掛云帆,少一些關我何事,多一些匹夫有責,真正地把為什么而活想明白,才能夠演奏出優(yōu)美雄壯的高亢之歌。
勸君莫惜金縷衣,勸君惜取少年時。年輕的朋友們,我們應當攜手與共,我心巍然于世界之巔!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
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
關注人民網(wǎng),傳播正能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