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網(wǎng)友發(fā)帖稱,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教育局女干部乘法院警車上下班,其丈夫是該縣法院院長。今日上午,田東縣法院辦公室一負責人表示,當日開警車的為該院院長許宜況,但并非專程接送,只是順路。目前,上級法院已對院長許宜況進行了處理。(10月28日新華網(wǎng))
“順路”這兩個字是我們經(jīng)常能夠聽到的詞匯,并不陌生,偶爾同事之間、朋友之間,如果有車都會說“如果順路的話載我一下”或者“正好順路,我載你”,究竟這個“順路”能花費多少,還有究竟是真順路還是假順路這個很難考量。但是,不能因為難考量,就把“順路”作為公車私用的遮擋布。
“公車”一直以來都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,而且在各級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典型案例中,違規(guī)使用公車都是重災區(qū)。在“公車改革”中也提倡將公車做統(tǒng)一標識,方便群眾行使監(jiān)督權力,但是為何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存在公車私用的情況呢?筆者認為可能依舊存在誤區(qū)。
一是認為同是公務人員的夫妻,丈夫上下班接送妻子不叫“公車私用”。車子是丈夫單位的車,載一下同是公務人員的妻子怎么不可以,同為國家事業(yè)奮斗,坐一下車子也應該是理所應當,又沒有另有用途,只是上下班接送一下,怎么能叫“公車私用”?
二是用“順路”二字做借口,依舊存在僥幸心理。許局長確實是開著警車送妻子上下班,也做出了解釋說,并不是專程接送,只是順路而已,看來早就找好了理由、借口,“順路”確實沒有費多少油,只是稍微會一點時間。
筆者認為,“公是公、私是私”作為干部,必須界定清楚,也必須管好自己!肮囁接谩痹斐傻纳鐣绊憳O為不好,因為浪費著國家財產(chǎn)和納稅人的資金,極易導致失去民心,且不說到底順不順路,就算是順路,誰又能解釋得清楚呢?所以,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,保持自身的廉潔,不要想著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作為借口,否則終將會得不償失。
稿源:荊楚網(wǎng)
(來源:荊楚網(wǎ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