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電影筆記】
郭敬明在處女作《小時代》里的世界是平板的,它們存在的理由不過是一個華麗的標簽,而他在這些標簽上都寫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我一直以為脆弱的人才需要華麗的外表和奢侈的生活,因為這眼花繚亂的金粉可以讓人瞬間失明,可以掩飾內(nèi)心的蒼白和無助。所以當(dāng)《小時代》里價值3800元的水晶杯被打碎的時候,我只能一笑置之,這不過是內(nèi)心脆弱的物質(zhì)奴隸的一種本質(zhì)表現(xiàn)。但是當(dāng)楊冪背著價值三萬塊的迪奧包包,卻要借男友的信用卡買一個水晶杯時,我才明白,郭敬明的物質(zhì)世界是紊亂的,缺少了基本的邏輯——在郭敬明眼里世界是平的。
讓我們來看看郭敬明這個平板世界吧。
四個女孩高中時代就是好友,碰巧她們進了一座大學(xué),住進了同一個宿舍。一個是自信犀利的富二代,一個是美貌婉約的才女,一個是搞笑的體育特招生,一個是相貌平庸的鄰家小妹。四個人有三個人有男朋友,有的是超級富二代,有的是出身一般的普通人,還有一個壞孩子。其實這三個男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,因為他們不過是四個女孩的人肉面板,面部表情基本不動,出場時間基本不定,關(guān)鍵時刻基本無用,是負責(zé)擺酷和串場的。唯一能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就是這四個女孩之間的友情。故事的進展再簡單不過,因為一場時裝秀,她們完成了友誼的再結(jié)晶。
故事發(fā)展了嗎?基本沒有。人物成長了嗎?基本肯定。讓你激動了嗎?絕對沒有。那一場上海的圣誕大雪呢,難道那不是一個奇跡?它差點毀掉了我們的女主人公的前程!一想到它讓郭采潔、楊冪、郭碧婷、謝依霖四個有愛的漂亮女生光著腳丫,抱著衣服從高架上跑下來,心中大恨,不提也罷。
這是郭敬明的一部電影處女作。他講了什么故事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要說什么。我真誠地覺得我不應(yīng)該看到一個淺薄的郭敬明,并試圖理解導(dǎo)演為何這樣講述他的故事。為此我忽略了對他的炫富的批評,因為在我看來要構(gòu)建一個物質(zhì)時代那可能是必不可少的,沒什么大不了。我甚至隨著劇情開心地笑——郭敬明有幽默搞笑的一面。但在結(jié)尾那一刻我被驚呆了,因為銀幕上在故事里扮演轉(zhuǎn)折點那位作家,又帥又有才華,他上帝般回眸一笑的那一刻,我看到了“另一個郭敬明”。我恍然大悟,真正的主角其實在這里。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那“另一個郭敬明”天使般的注視。
作為化身的作家,用神跡一般的結(jié)尾,讓我看到了虛榮、驕傲、狡猾,以及對這個世界了然于心的世故和無所不能的野心。
□新京報文化評論員 李蝴蝶
(來源:新京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