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日,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拉開帷幕,2983名全國人大代表將就未來一年的發(fā)展建言獻策。閉會期間,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職的?他們?nèi)绾渭芷鸸倜窕拥臉蛄,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。(3月4日 《新京報》)
在“兩會”期間,代表委員的履職情況怎樣,因媒體的跟蹤報道而為人所知。但閉會后,代表委員是如何履職的,參加了哪些調(diào)研視察活動,針對民生提了哪些建議,為選民辦了哪些事情,卻往往鮮為人知。因而,曬曬代表委員的履職成績單,這既是選民的要求,也是代表委員服務選民的應有之義。
當然,絕大部分的代表委員能牢記神圣使命,在各自的崗位上竭盡全力履行職責。譬如來自云南的90后女人大代表鐵飛燕,她就農(nóng)村留守兒童、農(nóng)村邊遠山區(qū)及城中村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情況,十幾次到邊遠山區(qū)進行調(diào)研;來自廣東湛江的全國人大代表黃陽旭,就假發(fā)票問題先后兩次自費赴京與國家部委工作人員面談等等,這些代表委員用滿腔熱情和實際行動踐行著自身職責,他們對選民、對社會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。
但不可否認,也有個別代表委員慣于當“榮譽代表委員”、“拍手代表委員”。開會時露露臉,閉會后杳無音訊。在日常工作中既不開展調(diào)查研究,也不深入群眾中訪民情解民難,對群眾利益訴求視而不見,更鮮于撰寫有價值的議案和提案。
“代表”“委員”是榮譽,更是責任和重托,肩負著選民的期待參政議政。因而,代表委員閉會后做了哪些事,履職效果怎樣,其履職能力是否得到選民的認可,選民有知情權和監(jiān)督權。曬一曬代表委員的履職成績單,既有助于督促代表委員更好地履職,也能激發(fā)選民的政治參與熱情,從而在代表委員與選民之間產(chǎn)生良性互動。
每年“兩會”,代表委員的履職表現(xiàn)都會成為公眾和媒體的關注熱點,這也反映出了公眾對代表委員有所作為的期待。那么,不妨順應公眾的要求,公開代表委員會上會下的履職情況,并形成制度和常態(tài),以督促代表委員扎實履職,不辱使命。